摘 要:本文通過介紹南河鋼管砼系桿拱橋,重點闡述了鋼管拱肋的加工與控制要求,意在為同類橋梁的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鋼管砼 拱橋 拱肋 施工控制
1、前言
鋼管砼結構是將混凝土填充到鋼管內形成的一種組合結構,兼有鋼結構和砼結構的特點,有效的發揮砼和鋼材的力學特性,并利用鋼管的環箍作用,大大提高結構的抗壓能力和抗變形能力。鋼管砼系桿拱橋造形美觀、結構嚴謹、受力科學、經濟合理,近年來在公路、城市橋梁建設中被廣泛采用。但由于其技術含量高、工藝嚴格、工序繁多、施工難度大,因此,認真總結此類橋梁的施工和管理經驗,對今后的設計、施工、管理有實際指導意義。本文以南河橋為例,簡要談談其鋼管拱肋的加工制作和施工控制。
2、工程概況
南河橋位于江蘇省溧陽市西側,為新建國道主干線南京至杭州高速公路上跨南河的一座特大型橋梁,全長659.44m.技術標準:設計荷載汽-超20、掛-120;橋面凈寬為凈-2×15.25m;航道等級為規劃5級;凈空標準為50.0×5.0m;地震烈度為基本烈度7°。
南河橋主跨為下承式預應力砼系桿拱結構,采用剛性系梁剛性拱,計算跨徑126.28m,拱軸線為二次拋物線,矢高25.256m,矢跨比為1∶5.拱肋采用啞鈴型鋼管砼,上下鋼管外徑110cm,鋼管與腹板壁厚1.4cm,內充40號微膨脹混凝土。風撐采用K型,由外徑110cm和80cm鋼管焊接組成。全橋共設4片拱肋、6對風撐、38片中橫梁和76根吊桿。
3、鋼管拱肋加工
3.1、主要工藝流程
原材料檢驗→放樣→下料→加工→裝配與焊接→火工微彎→節段組裝與腹板焊接→吊桿相關部(附)件組裝→焊接過程檢測→排氣、排漿孔設安→拱肋預拼裝→涂裝防銹。
3.2、加工方案要點
節段劃分:為便于吊裝,拱肋鋼管分段制作。本橋結合現場吊裝能力,每片拱肋劃分為2個拱腳預埋段和7個中間吊裝段,K型風撐每個為一段。
制作方法:采用卷板機將鋼板卷制成圓管;裝配焊接成6m和17m左右拱肋管及設計基本長度的風撐管;上下拱肋管采用火工微彎方法形成設計軸線,其后在設定專用胎架上完成定位、焊接和節段組裝;各風撐管節段在另外平面胎架上完成組裝。
大接頭余量加放:為保證各步施工方案和工藝都能滿足設計要求,達到規定的偏差精度,上下拱肋管大接頭加放80mm余量,該余量節段組裝時保留,只在分段計算長度處作出正作線。焊接補償量加放:考慮節段組裝時,腹板焊接將使各拱肋節段上下管的距離受到影響,可沿徑向線方向加放5mm作為焊接補償,以保證設計幾何尺寸。
標記線:標明拱肋管0℃和180℃徑向線,作為火工、節段組裝、檢驗的標記線。
安裝標示:為便于工地安裝,在拱肋預拼裝前,通過徑向線與站號線測定,標明各接頭在工地安裝時的控制點,做出標記,涂裝時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
3.3、施工控制要點
(1)依據設計文件提供的相關驗收規范、工藝要求,編制出各工序的具體驗收項目與標準。
(2)放樣應保證所有配套表、套料卡、下料草圖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標明后續工序的樣板、樣棒的角度、尺寸、名稱、數據等。
(3)所有零部件的下料須報檢,超差零件不得流入下道工序;火焰切割零件須清渣、打磨處理,產生熱變形的均須矯正后方可使用。
(4)坡口邊緣直線度及角度應符合公差要求。
(5)工裝胎架應具有足夠剛度,以控制結構變形,應對胎架中心線、定位基準線、輔助線等作必要標記。
(6)所有裝配不得強制進行,避免母材損傷,嚴格對線安裝并控制好間隙,焊接完成后應及時矯正。
(7)嚴格控制拱肋管火工溫度,嚴禁用水冷卻。
(8)制訂出周密的專業性測量工藝,檢測儀器須經計量部門檢驗合格,操作時考慮環境的影響。
(9)健全安全保障措施。
4、關鍵工序
4.1 焊縫焊接
焊接是一項專業性、規范性較強的工作,在鋼結構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因此,在本橋鋼管拱肋加工中作為重點全程監控。
4.1.1 焊前準備
施工技術部門要依據設計文件,參考有關標準、規范、規程,制訂焊接工藝原則,明確焊接方法、工藝措施、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等。本橋拱肋鋼管焊接方法有手工電弧焊、CO2氣體保護焊、埋弧自動焊。
工藝評定:焊接工藝評定是鋼結構制造的根據,施工單位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完備工藝評定文件,并作為竣工
[1][2]下一頁
[NextPage]
文件存查。根據對接、搭接、T形接頭的焊縫形式,確定相應焊接方法,不得隨意改換。
焊前處理:焊接所有構件的坡口內及正、反面25mm范圍,應按要求清理,去除表面油、銹、氧化皮和塵污等,處理干凈后方可焊接,陶質襯墊必須按操作細則施工。
生產試板:為確保焊縫質量,南河橋拱肋結構均設生產試板,試板與相應焊縫同材料、同厚度、同坡口、同軋制方向,并按相應技術標準做機械性能試驗,保證其參數符合規范要求。制訂《生產試板評定工藝》,對目的、適用范圍、參考標準、工藝內容作出明確規定,以確保焊縫焊接質量。
4.1.2 焊接要求
工廠焊縫:南河橋拱肋鋼管制作、裝配時,其縱縫、環縫均采用v型坡口,單面焊接雙面成形,反面(管內)貼陶質襯墊。焊縫填充工藝分四道,采用CO2氣體保護焊打底填充兩道,埋弧自動焊填充一道、蓋面一道。縱縫焊接的起止端分別安裝引弧板和熄弧板,坡口型式與縱縫相同。環縫焊接采用滾動胎架,以俯焊方式焊接。每道工序焊縫焊接應一次完成,因故停焊又續焊時,不得從母材上引弧,必須將引弧處氣刨或打磨成1∶4斜坡搭接,搭接長度不少于50mm.
工地安裝:工地安裝均采用手工電弧焊接,風撐與拱肋、風撐間相貫線、節段對接均采用對稱焊。拱肋合攏段,在定位后,須待符合設計合攏溫度時,方可焊接。
4.1.3 焊縫質量檢驗
南河橋焊縫等級要求達到GB50205的I級焊縫要求。焊縫外觀質量要求成形美觀、整齊,尺寸符合設計和工藝要求,做到無裂紋、無氣孔、無夾渣、無焊瘤、無弧坑等焊接缺陷。其內在質量要求在焊接完成24小時后,按焊縫長度的100%做超聲波檢測,10%做X射線探傷檢查。
4.2 節段線型加工
拱肋節段是形成拱軸線的基本單元,其線型取決于節段拱肋管的火工微彎。火工微彎方法是火工加外力形成設計曲線。根據設計拱軸線方程,用計算機計算確定各分段上下拱肋鋼管所有控制點的坐標,作為微彎與測控的依據,并編制具體驗收標準工藝文件。
實施步驟:設計建造模型胎架→標明其縱、橫中心線及輔助線→確定胎架上各站線位置,準確安裝施加外力的支撐與設備→拱肋鋼管就位,設置平面坐標→劃出加熱帶→分帶加熱施加外力。
控制要點:
(1)確保上胎架的待彎鋼管定位正確,即鋼管徑向線及其中心線應與胎架縱向中心線及中線相吻合;
(2)加熱應從兩端向中部對稱進行;
(3)外力施加點要對稱合理,加壓要逐步、適量;
(4)特別強調壓力和溫度的協調控制;
(5)加熱帶應避開環縫位置,約定帶寬可依實際適當調整;
(6)要隨時觀察、測量拱軸線的坐標,控制傍彎。
4.3 拱肋預拼
拱肋成型是否符合設計線型是成橋的關鍵,因此,拱肋節段制作完成后,須通過預拼對其跨徑、拱軸線、水平度(拱軸線橫向偏移)及吊桿位置準確性進行全面檢查,為工地吊裝做好準備。南河橋拱肋工廠預拼采用臥式整片預拼方案。
預拼方式:完全按照節段工地吊裝順序,由拱腳預埋段開始,自兩端對稱進行,合攏段保留節段制作余量(待工地安裝時切除),其它節段均切除制作余量(僅保留環縫間隙余量)。
控制要點:
(1)選擇具有足夠剛性的平面場地、空間,配備相應吊裝設備、胎架工裝等。
(2)檢測儀器送專門計量單位校驗。
(3)按編制好的預拼工藝制訂預拼方案。
(4)按預拼方案進行預拼,妥善保管預拼測量數據,并采取一定措施保護好預拼控制點,以備安裝時使用。
通過工廠預拼,檢測了拱肋節段的加工精度,最大限度的消除了拱肋節段的加工偏差,完成了工地吊裝的各項準備工作。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