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沿線鄉土景觀進行發掘,并論述了解讀鄉土景觀對現代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的意義。提出充分保護和利用鄉土景觀是進行現代高速公路景觀設計、貫徹“安全、舒適、環保、和諧”公路設計新理念的重要手段;了解鄉土景觀對現代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的意義在于理解鄉土景觀是鄉土經驗的一種歷史記載,幫助設計師用一種新的、非自我的視角,設計高速公路延續的、動態的景觀,從一種不自覺的、沒有設計師的原始景觀和唯設計師的人造景觀,走向自覺的為使用者而設計的和諧景觀。
1、鄉土景觀的發掘
衡炎高速公路將湘贛邊境井岡山革命老區,國家級旅游景區五岳獨秀的衡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桃源洞自然保護區、中華民族始祖神農氏安寢之炎帝陵相連通。穿行于綿延不絕的山地丘陵、風景秀麗怡人的水庫、樹木蔥蘢的森林公園;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化出許多千姿百態、雄奇壯美的地形地貌風光以及多樣的氣候類型和完整的生態環境體系。路線經衡東、攸縣、茶陵,到達目的地炎陵,線路輻射周邊腹地井岡山和南岳衡山,該區域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老的傳說,還有具有江南特色的自然景觀。公路沿線比較有特色的鄉土景觀主要表現形式:
1.1低矮丘陵、田園風光
路線(K0+000~K17+900、K29+100~K72+300、K76+600~終點)段基本穿行于低矮丘陵和田園之間,丘陵與丘陵之間的壟中分布著平坦的耕地,兩側為起伏的山丘,位于山丘坡腳兩層的樓房、長條的青瓦房掩映在翠綠的松杉林中,構成了一幅閑適、恬靜的田園風光。該景觀的顯著特點是鄉村生活的真實寫照,它與周圍松杉林的寧靜典雅、朝氣蓬勃的環境相得益彰,映入人們視野的是一片和諧、安寧和悠然自樂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情景。對于久居喧鬧城市的人們將是極富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景觀。
1.2峽谷景觀
路線經衡東縣四峰山、茶陵縣云陽山、到炎陵縣湘贛邊界的大洋山山區;最大海拔高695m,一般海拔高70~270m,相對高差在20~120m,該路段均為峽谷地形,中間溪流潺潺,兩岸地勢陡峭。自然植被豐富。山嶺青翠、物種多樣、一路奇險秀麗,景色迷人!
1.3森林景觀
路線(K732+200~K76+600)通過隧道穿越被道家視為“可以隱居,可以長生”的神仙福地“小南岳”的云陽山國家森林公園,因線路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適宜植物生長,因而,沿線植物群落景觀結構豐富、層次分明、色彩鮮艷奪目。同時由于長期水流沖刷而形成的溪流,帶著嘩嘩的水聲順著山谷一瀉而下,岸邊長滿樹干覆蓋著青苔和寄生藤的大樹;不遠的山頭孑然挺立一棵一棵樹形優美、紅葉滿枝的楓香樹,好一派壯美古樸的原始生態森林景觀。
1.4公路景觀
路線部分路段與省道、縣道平行和平交,從快速行駛的高速公路上俯瞰蜿蜒曲折的省道,一排排挺拔整齊的楊樹、曲線流暢的公路、公路旁時隱時現的農田、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色彩鮮明的經濟林構成一幅幅流動的畫軸。
1.5獨特的丹霞地貌
路線(K90~K102)從山地中穿行,兩岸隨時可看見由獨特的丹霞地貌為主構成的山地景觀,當那造型怪異的、色彩班駁的、千瘡百孔的山崖躍入人們的眼簾時,一定會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1.6河流、水庫風光
路線(K25~K50)基本沿洣水往西延伸,時而與洣水擦肩而過、時而又與洣水并駕齊驅、時而一橋飛架跨越洣水,隨著洣水的緩緩流淌,高速公路的飛速奔馳,洣水河畔的風光不斷發生變化,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沿途不時闖入眼中的還有滿眼碧透、倒影婆娑的水庫風光。
1.7歷史、人文景觀
路線地處湘贛邊境井岡山革命老區,連通了國家級旅游景區五岳獨秀的衡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桃源洞自然保護區、革命圣地井岡山和中華民族始祖神農氏安寢之炎帝陵;茶陵的南浦鐵犀、秦人古洞、南宋古城墻;攸縣山川秀麗,名勝古跡甚多。攸州八景之一的靈龜峰,現為株洲市佛教協會圣地。始建于唐代的陽升觀,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香火綿延,鐘聲不絕。酒埠江風景區被有關專家譽為“西有張家界,東有酒埠江”,區內白龍洞鐘乳石千奇百怪,堪稱人間奇跡;炎陵縣域內讓人尋根謁祖的炎帝陵、革命先輩“星火燎原”相關革命活動的歷史遺跡和故址、“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的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洞風景區、“巧對佳話”傳誦至今的湘山公園等,均為令人無比神往的歷史人文景觀。
2、鄉土景觀在公路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公路選線過程中,注重鄉土景觀的保護和利用。盡量減少對地形、地貌的破壞,盡量減少對森林植被的破壞,同時通過景觀設計,構建高速公路更合理更優美的環境景觀體系。
2.1路線景觀設計
線路K0~K15段,選線時考慮不占用
[1][2][3][4]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