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土365JT施工
路床整形、碾壓根據標高進行控制, 在基層施工前,在整個路床范圍內填筑15CM厚度的水泥穩定土(水泥含量5%,增石灰含量5%)。水泥穩定土的施工與填土路基施工要求一致。
3、石灰土底基層施工
底基層鋪筑前,應對路基進行全面檢查,表面平整堅實,無軟彈和翻漿現象,路拱合適,排水良好,壓實度、強度滿足要求。
本工程石灰土底基層,采用路拌法施工,用穩定土拌和機進行拌制,YZ18振動壓路機和3Y18/21三輪壓路機進行碾壓。石灰土底基施工工藝流程:準備下承層---施工放樣---備料石灰---現場拌制---整改型---碾壓---驗收。
⑴石灰:采購Ⅲ級以上標準的生石灰,進場前必須檢驗合格。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過10mm篩。消解石灰要佩戴眼鏡,穿膠靴勞動保護用品防止石灰燒傷,為防止大堆石灰的底部消解不透或壓實后路基出現膨脹,存灰點堆存石灰的高度不宜超過3-4M。消解后的消石灰要盡快使用,未消解的石灰不能使用。
①土: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10%的粘性土。
②檢查先前施工的土路基
用于路基填筑的石灰土,首先應由試驗室做出土的原狀土和6%石灰土的干密度和標準擊實試驗。選擇100m路基做試驗段,取得相應數據。
A、測量待施工石灰土的基底高程(即先前施工的土路基頂面高程)。
B清除土路基上的垃圾、有機物及草皮等。然后進行填前碾壓,使其密實度達到規定要求,并開挖臨時排水溝,以保證工作面不積水。
③布土及灑水悶土:用自卸汽車運載合符標準的粘土按梅花形間距卸土,再用推土機和平地機按測定的標高將土大到整平,用壓路機穩壓一遍后檢測布土量,有出入,應增加或刮除。
④布消解好的石灰:在布好的土層上用白灰劃出方格灰線,計算出每個方格的石灰用量,用數量及松鋪厚度雙向控制石灰用量,布灰由人工進行,一定要均勻。
⑤拌和:拌和機從邊向中間依次翻拌,拌和次數不少于兩遍,先從拌和段起點邊線向內逐次耕到中心,從中心向外逐次絞耕到兩側邊線,如此反復兩遍,每次拌和重疊翻拌三分之一,翻拌時設專人跟隨拌和機隨時檢查拌和深度,配合操作員調整拌和深度。特別指出:拌和時應破壞下土層的表面1厘米左右,以利于上下層粘結。確保在拌和層底部不留有“素土”夾層。拌和完成后,檢測灰劑量和含水量,如石灰劑量不足應增加石灰重新拌和。如含水量不足應補充灑水。并視施工季節控制灑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灑水量須嚴格掌握,宜早灑、勤灑,灑水完畢進行濕拌,達到灰土拌和均勻一致,表面細勻平整、基本符合路型,并檢查調平整型。
⑥穩壓是灰土進行壓實前的試壓階段,在灰土整形約50M時即可開始碾壓,用8T碾穩壓必須重輪在前自路邊向路中央勻速碾壓。如發現高程及平整差異較大,應及時翻松找平,如有橫向均勻裂縫,可能是含水量不足所致,須補灑水,拌勻整平。
⑦碾壓時用21T壓路機,自路邊開始向路中心碾壓4~6遍,壓實度即可達到或接近要求,否則盡快補壓,灰土整理后應及時碾壓,當天碾壓成型。每層攤鋪虛厚不宜超大型過25CM。
⑧初期養生,石灰土在碾壓完畢后5~7天內,采用薄膜掩蓋養護。必須保持一定的濕度,以有利于強度的形成,避免發生縮裂和松散現象按照業主要求:6%石灰土利用“寶馬”灰土拌和機現場攪拌,現場攤鋪均勻,攤鋪時表面要求比較平整,并視施工季節控制灑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灑水量須嚴格掌握,宜早灑、勤灑,表面細勻平整、基本符合路型。
4、二灰碎石基層施工
二灰碎石基層采用集中拌和、機械攤鋪碾壓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碾壓時按路面基層施工365JT技術規范的碾壓方法進行碾壓。
⑴ 二灰碎石基層施工工藝流程(見下頁):
⑵ 原材料的選用和配合比
原材料的選用及材質要求由配合比試驗確定。本工程365JT設計的配合比為石灰:粉煤灰:碎石=8:16:76。在工程施工前,有必要進行試驗,經試驗確定,重新確定最佳設計配合比,最后通過現場試施工、驗證。
⑶ 施工安排
根據實際情況,本著“優質、高速、創樣板工程”的原則,對本工程施工流水劃分作以下安排:
根據本工程的特征,本工程分為二段施工。每個施工段由專人進行指揮,負責二灰碎石基層的施工,每個施工段又分2-3組,各組之間互相協同,形成流水作業態勢。
施工一段,驗收一段,以利下一道工序正常進行施工,各段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灰碎石基層施工工藝流程圖
⑷試驗路段施工
石灰土和二灰碎石層正式開工施工之前,應鋪筑試驗段,試驗路段長度為100m,根據試驗路段的施工選擇合適的施工機械、選擇擊實方法、確定松鋪系數和碾壓遍數。
⑸ 主要施工方法
① 準備下承層
底基層表面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軟弱地點,凡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的路段,必須分別采用補充碾壓、換填好的材料、挖開晾曬等措施,直至達到標準,報監理工程師驗收簽認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② 施工放樣
在石灰土底基層上再測量后恢復中線,中線15-20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定指示樁。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二灰碎石基層邊緣的設計高程。
③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
用強制式拌和機在場地上進行分批集中拌和。拌和時要做到:灰塊要粉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配料準確,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后碾壓時的含水量能接近最佳值;拌和均勻。
④ 運輸和攤鋪
混合料拌和均勻后要盡快將其運送至鋪筑現場,若運距遠,車上的混合料需覆蓋,以防水份過分蒸發。二灰碎石混合料采用攤鋪機進行攤鋪。拌和機與攤鋪機的生產能力要相互協調,以減少停機待料的情況。在攤鋪機后面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是局部粗集料窩要鏟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補。20CM分二次攤鋪。
二灰碎石分二層施工,全段直線段每20米打一米樁,彎段10米按松鋪標高拉線進行攤鋪,以控制二灰碎石的標高。
⑤整形和碾壓
混合料拌和均勻后,用攤鋪機將混合料進行攤鋪,然后用平地機初步整平和整形。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必要時,要返回刮一遍。混合料攤鋪成型后,用振動壓路機或三輪壓路機初壓后,采用現場快速法測定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1%時,即可進行碾壓,碾壓采用攤鋪一段,碾壓密實一段,碾壓設備用YZ18振動壓路機或2Y18/21二輪壓路機進行碾壓。
碾壓時采用先輕后重,先慢后快,自兩邊向中間,由低處向高處逐步碾壓。用壓路機穩壓后,測量人員及時檢查高程,若有高低不平處,高處鏟除,低處填平補平,填補處應翻開重新拌合或換填新的混合料,使其達到質量要求。禁止貼薄層找平。碾壓時,配合人員跟班作業,碾壓輪橫向錯半輪。達到規定遍數后,由試驗人員檢測密實度,不合格時,繼續碾壓直到合格,壓實度合格后,靜壓一遍成活。全部碾壓操作在混合料運送到工地2-3小時內完成。碾壓過程中要求滿幅碾壓,不得漏壓,各部位碾壓次數應相同,路幅兩邊應適當增加碾壓遍數。嚴禁壓路機在已成型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急剎車,防止破壞成品。在各施工段端頭4-5M范圍內,壓路機沿底基層橫坡由低向高適當橫向碾壓,以防止縱向碾壓。端頭時使混合料向端頭方向,形成裂縫或松散現象。
碾壓過程中,適當灑水,使基層表面始終保持濕潤,炎熱天氣,混合料表面水份蒸發過大時,要及時灑水,適當增大灑水量。施工段結全部位,碾壓時應壓過分界線4M左右,保證結全部的密實度。碾壓分段界線、燈坑等處,均應由機械指揮人員插上紅色鋼筋標志樁,避免碰撞。
⑥ 驗收及365JT交通管制
二灰碎石碾壓密實后,及時報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
養生根據天氣情況于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碾壓成型后的第二天開始,采用草袋掩蓋養生,應保持表面潮濕或濕潤,養生期一般為7天。
采用5T灑水車進行灑水養護。養生期間以封閉交通為主,嚴禁履帶車輛通過及機動車輛在基層上調或剎車。
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5.1鋼筋制作
根據混凝土板的型號,做好鋼筋翻樣,鋼筋制作根據翻樣圖進行制作,要求尺寸、數量、鋼筋型號準確,每種不同型號的半成品掛牌標明,便于綁扎人員的分類施
[1][2]下一頁
[NextPage]
工。
5.2鋼筋綁扎
鋼筋綁扎按圖紙要求,鋼筋的級別、直徑、數量、間距均應符合設計要求。綁扎的鋼筋骨架不得有變形、松脫,偏差不得超過規范規定。鋼筋綁扎后,鋼筋負責人進行自檢,對有偏差的改進后進行隱蔽驗收。
5.3隱蔽工程驗收
現場施工員、質檢員對綁扎鋼筋骨架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填好驗收單,改正錯誤,達到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后,由監理工程師簽字同意后,才能澆搗混凝土。
5.4模板施工
側面端頭采用鋼模板,鋼模應先涂鋼模油,安裝側模防止模板移位,端頭模板支撐必須牢固、位置正確。控制好混凝土保護層。模板立模拼裝完畢后,進行側向彎曲、垂直度等檢查,經質檢監理同意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工作。
5.5澆搗
施工中嚴格控制坍落度,不得任意加水,不得有離析現象,超過初凝時間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加緩凝減水劑后可適當延長)。
澆搗用插入式和平板式同時振搗,保證混凝土澆搗的密實,并減少側面氣泡的產生。澆搗混凝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振搗器拔出時速度要慢,以免產生空洞;
2) 振動時應把握尺度,防止漏振和過振,以徹底搗實混凝土,但時間不能太久,以至造成離析。不允許在模板內利用振搗器使混凝土長距離流動式運送混凝土;
3) 使用插入式振搗器不能達到的地方, 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件等,不得直接地通過鋼筋施加振動;
4) 模板角落以及振搗器不能達到的地方,應輔以插釬插搗,以保證混凝土表面平滑和密實;
5) 混凝土搗實后24小時之間,不得受到振動;
6) 澆搗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模板變形及漏漿,有發生現象應立即糾正;
7) 模板拆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拆除模板。模板拆卸后,鏟凈鋼模表面,涂鋼模油后,再進行下次模板安裝。
5.6砼路面的抹面
吸水完成后立即用粗抹光機抹光。邊角等局部抹光機打磨不到之處可用微型手動抹光器抹光,將凸出石子或不光之處抹平。最后用靠尺板檢查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鐵抹子人工抹光。
5.7壓槽
抹面完成后進行表面橫向紋理處理。壓槽時應掌握好砼表面的干濕度,現場檢查可用手試摁,砼確定適當后,在兩側模板上擱置一根槽鋼,槽鋼平面朝下,凹面朝上,提供壓紋機過往軌道。
5.8養護
壓槽完成后設置圍檔,以防人踩、車碾破壞路面,陰雨天還應用草袋覆蓋。砼澆注完成12小時后,可拆模進行養生,養生選擇澆水、覆蓋草袋噴撒養生劑等方法,養生時間與施工季節有很大關系。
5.9砼路面的切縫
橫向縮縫切割:橫向施工縫采用鋸縫,縫深6cm,寬5mm。切割時必須保持有充足的注水,在進行中要觀察刀片注水情況。
5.10灌縫
在鋸縫處澆灌聚氯乙烯膠泥。灌縫前應清除縫內的臨時密堵材料,縫頂面高度與路面平齊。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