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匝道2#橋鉆孔灌注樁365JT施工方案
一、 前提條件
1. 做好三通一平,施工場地已合理安排,施工用房、材料堆場、鋼筋加工制作場地、泥漿池已布置完成。
2. 對365JT設計提供的平面高程點進行復測加密,測量成果符合要求,能夠為樁基施工服務。
3. 施工人員已進場,并做好生活、生產各項準備,可以投入施工中;
4. 各項材料,如水泥、黃砂、石子、片石等已到場,經檢驗合格,符合該項工程施工要求;
5. 拌和場已建設完成,滿足施工要求;
6. 砼運輸便道已具備;
7. 施工班組人員已做好365JT技術、質量、安全等交底工作,保證施工優質順利。
8. 施工設備已按合同要求到位(詳見進場設備報驗單)。
二、 工程概況
A匝道2#橋位于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接線慈城互通立交內,連接61省道至杭州灣跨海大橋南接線。本橋中心樁號AK0+508,交角65°,上部結構為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空心板,下部采用柱式墩臺、鉆孔灌注樁基礎。
本橋區地貌平原,地勢揭露表層為多層的亞粘土、亞砂土或淤泥粘土,其下為亞粘土或圓礫。
基礎共2座橋臺,2個橋墩,共16根樁,樁基直徑均為120cm。 
三、 詳細的施工方法和工作程序
1、施工放樣
根據平面加密控制點及各樁位坐標,采用極坐標法放樣,確定每一樁的中心位置。及時做好穩固的保護樁,以便施工過程中復核,保證樁位的準確性。及時做到測量放樣記錄報請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測。
2、搭設平臺
鉆孔平臺的平面尺寸應按樁基設計的平面尺寸,結合鉆機底座而定。不宜直接置于不堅實的土層,以免產生不均勻沉陷。應用枕木或鋼管搭設堅實穩固的工作平臺。
鉆孔場地處理根據樁位地質、水文情況,在旱地上清除雜物,整平場地。如遇軟土,樁位應適當加固處理。
3、埋設護筒
護筒的埋設工作是鉆孔樁施工的關鍵一步,其主要作用是能夠保證孔內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頭,增加孔內靜水壓力,抵消孔壁外的靜水壓力,起到防止塌孔的作用。護筒還有隔離地表水,保護孔口高程,固定鉆孔鉆頭導向作用等等。
護筒采用4—6mmA3鋼板卷制而成。護筒內徑應大于鉆頭直徑0.2m。護筒頂面應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m),并高過施工地面0.3m,護筒埋置深度:岸灘粘性土處≮1.0m,砂類土≮2.0m。若在表層松軟樁位應盡量將護筒埋置于堅硬土層≮0.5m。
對護筒四周應用粘土夯實,保證不漏水。護筒埋設偏差≯5cm,斜度≯1%。
護筒上標注確定孔位中心的十字線及測定的標高。
4、備制泥漿
采用優質的粘土,粘土質量的各項指標均應符合規定??椎啄酀{比重:
砂粘土地層≯1.3t/m;  卵石地層≯1.4t/m3;巖石地層≯1.2t/m3;
一般地層為粘度16—22S;松散地層粘度為19—28S。含砂率≯4%。
5、鉆孔作業
鉆孔樁采用正循環鉆進成孔工藝,泥漿護壁。 
鋼護筒的埋設依據樁徑、土質及地下水位情況決定埋設位置及深度,以保證鉆孔作業中孔口不坍塌,地表水不流入孔中,并保持孔內泥漿表面高程。就近開挖或用草袋圍堰構筑泥漿池,設置泥漿通道,選用合格粘土制作懸浮泥漿,用以鉆孔護壁。每個樁鉆孔作業要連續進行,不得中斷,及時取碴,核對土質,并隨時測定深度、斜度和孔徑,做好鉆孔記錄。
鉆孔達到設計標高后,及時抽碴清孔。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同意后,分節或整體吊裝預先綁扎好的鋼筋骨架(骨架上應設控制砼保護層的砂漿墊塊或鋼耳環)準確就位并固定后,再次檢測孔底泥漿沉淀厚度,若超出要求時應再次清孔。
每個樁的砼灌注連續進行,砼頂面應高出樁頂設計標高0.5m以上。各工序必須緊密銜接,嚴格按規定要求施工作業,隨時檢驗記錄,簽證。
鉆孔位置應根據測量精確對位,拉線檢查。施工時按隔墩(臺)隔孔對位,保證鉆孔過程中不影響已灌注的砼凝固。安鉆機時,應墊平、墊穩,不移位、不下沉。
鉆機鉆孔時,孔內水位要高出護筒底≮0.5m。
在鉆孔過程中取碴和停鉆后,及時補充水,保證孔內水頭。
為確??孜徽_,鉆頭位置應準確。即樁位、鉆盤中心及鉆架上吊滑輪在同一鉛垂線上。
6、清孔
鉆孔達到設計標高(用測錘測)立即清孔,清孔后對成孔直徑,傾斜度、樁底沉淀層厚度進行檢查,要求在灌注水下砼前回沉值不應大于20cm。
清孔采用換漿法,用測錘量測沉碴厚度,泥漿比重值控制在1.1—1.2 t/m3,停止50min左右,讓孔內懸浮的顆粒回沉后再測量。
如沉淀值在20cm內,則把回沉量清除干凈,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否則應重新清孔,直到達標為止。
清孔時要保持孔內的水頭高度,不斷向孔內注入清水,以免坍孔。
7、安放鋼筋籠
鋼筋籠主筋與螺旋筋點焊成骨架,利用定位筋或砂漿墊塊來保證保護層厚度。
接茬部位鋼筋避開同一截面連接,相互錯開,連接采用雙幫條單面滿焊,焊縫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鋼筋籠采用汽車吊吊入孔內,進孔時應慢放,用護筒上的十字線控制鋼筋籠下放的位置,使其對準孔位中心,下放過程中,嚴防鋼筋籠碰壞孔壁,造成回沉值超標或坍孔的現象發生,并觀察孔內水位,保證孔內水頭高度。
8、水下砼灌注
水下砼灌注采用Ф250mm鋼導管施工。導管長度:中間導管每節長為2.5m,并配以若干1m和0.5m短導管。砼采用攪拌站配攪拌車、汽車吊灌注。灌注前,應對使用的導管調直、編號、試拼組裝并打壓試驗。導管的長度按計算拼裝,設立1m和0.5m短節,保證導管底端距孔底沉碴面為30cm。水下砼封底,必須有隔水栓。
漏斗和儲料斗按其計算容量設計,并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砼的初存量應滿足首批砼入孔后,導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任何時候不得小于2m,并不宜大于4m,當樁身較長時,導管埋入砼中的深度可適當加大。
在灌注過程中導管埋入砼的深度始終保持在2—6m之間,水下砼應連續灌注,中途不得停頓。
為使砼順暢灌入孔中,砼坍落度在18—22cm之間,防止砼離析后阻塞導管,并相應加大灌注高度,水下砼灌注面宜高出樁頂設計高程0.5—1.0m,在承臺開挖后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