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xx圓管涵,孔數與直徑為1-1.0m,與路線交角為90度。
二、365JT施工放樣:根據365JT設計資料、圖紙進場放樣,并進行現場校核,確認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認可,然后進行基坑開挖。
三、 1、開挖基坑:基坑開挖應根據設計圖紙的基礎外沿線開挖。然后由人工整修基坑,并用水準儀檢查基底標高直至達到設計要求,基坑成型后檢查地基承載力。若不符合設計要求,則采用片石或砂礫墊層換填。
2、基礎施工;基坑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按圖紙設計鋪筑砂礫石,再進行20號混凝土管基施工。
3、 安裝管節:涵管由禹州構件廠統一購進。安裝前再一次放出涵管軸線,用吊車吊裝管節,管節必須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管節安裝完畢并校正后,進行管節處理,待管節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再進行管底上部分混凝土的澆筑。
4、 砌端墻身:按設計尺寸表面平順,頂面不得超過設計標高
5、 臺背回填:按圖紙設計及365JT技術規范要求分層對稱進行臺背回填,采用小型機械夯實,使其達到設計要求。
6、 洞口施工:根據圖紙設計的洞口形式,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
四、 質量保證體系:
1、 量管理建立三級監督管理制度,從總工(技術負責人)到工地質檢員、領工員,層層把關,嚴格管理。
2、 施質檢人員工作職責制,制定總工、主任工程師、質檢員、實驗員及測量員、崗位責任、確定各個崗位的職責,使工程質量管理系統化。
3、 定質量管理原則,明確質量要求目標,采取措施,保證質量。
a、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原則”;
b、明確創優質工程的目標;
c、實施嚴格的質量獎懲制度與經濟利益掛鉤;
d、定期檢查各自工作,進行評比,提高各個崗位的主動性、積極性;
e、保證足夠的施工機械,并切實保障施工的正常;
4、 證工期的主要措施:
a) 及時合理地優化施工方案:根據施工情況變化,合理安排施工,使工序銜接,勞動力組織、機具設備、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產。
b) 強化機械設備管理:配齊維修人員,配足常用配件,確保機械正常運轉,確保工程機械化施工順利進行。
c) 原材料按計劃組織進場,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5、 環境保護:
a) 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文明施工和《環保法》教育。
b) 運輸車輛距學校200米以內和居民區100米內禁止鳴高音喇叭。
c) 廢水、廢物、廢油,垃圾專門處理,避免污染環境。
6、 安全生產:
a)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b) 建立健全生產管理機構,項目經理部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下發生產任務時,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c) 對特殊工種的工人,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d) 建立健全施工機械檢查,保養和維修制度,確保施工安全。
e) 開工前進行嚴格的安全交底,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