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泥攪拌樁室內配合比試驗
5.0.1  室內配合比試驗,應包括水泥品種、水泥摻量和水灰比的確定,外加劑品種及摻量的確定,拌和土各齡期強度的試驗等內容。
5.0.2  室內配合比試驗應采用加固工程的地基土、拌和用水和工程擬采用的水泥和外加劑進行。
5.0.3  根據軟土含水率的不同和拌和土攪拌的難易程度,水泥漿的水灰比可取0.7~1.3。
5.0.4  根據拌和土強度的要求,水泥用量宜取150~200kg/m3。
5.0.5  拌和土試驗齡期可取14d、28d、60d、90d、120d和150d并應繪制拌和土齡期與強度的關系曲線。
5.0.6  試件的成型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1)取適量加固工程區各土層的土樣,分別攪拌、揉搓均勻;
     (2)按選定的水灰比和外加劑摻量,制成水泥漿,攪拌均勻;
     (3)根據選定的配合比,將土樣與水泥漿混合,使用專用的攪拌機進行攪拌;
     (4)將攪拌均勻的拌和土裝入¢5cmX10cm的圓柱形試模中,使用專用的振動臺振動密實成型。
5.0.7  拌和土試件應在成型后1~2D內拆模,拆模后應立即將拌和土試件放入養護室進行潮濕養護,養護室溫度應控制在90%以上。
5.0.8  當攪和土試件養護到規定的齡期時,應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試驗方法見附錄A。
水泥攪拌樁材料
7.1.1  水下深層水泥攪拌法加固軟土地基采用的水泥品種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7.1.1.1  水泥可選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必要時也可選用其它品種水泥。有條件時應選用緩凝水泥,水泥質量均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7.1.1.2  365JT施工前應進行水泥與加固區內各層 土的室內攪拌試驗,驗證擬用水泥品種對工程土質的匹配性并進行365JT技術經濟比較。
7.1.2  水泥漿的外加劑應符合下列規定。
 7.1.2.1  當工程采用非緩凝型水泥時,水泥漿中宜摻入型外加劑,其品種和用量應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和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外加劑》(JC 473~JC 476)的有關規定。
 7.1.2.2  選用的外加劑應質量穩定,并應附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等技術文件。
7.1.3  拌和用水可采用工程所在地的海水或淡水,并應對拌和用水進行有機物含量、pH值、混濁度和水溫等物理化學檢驗。
摘自《水下深層水泥攪拌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規程》(JTJ/T 259—2004)P5、P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