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術  交  底  書
單位:中鐵十五局集團十漫高速公路SME05合同段        第1頁 共2頁
主送單位 路基、小構、橋隧各TRANBBS施工隊 編號 SME05-150018
工程名稱 臺背回填、防漏及防滲水 日期 2005-8-16
關于下發通道、涵洞、防護工程臺(墻)背回填
及防漏、防滲水施工的通知
路基、小構、橋隧各施工隊:
目前部分通道、涵洞、防護工程已經完成,在臺(墻)背回填施工中沒按規范操作,特別是通道、涵洞在防漏和防滲水施工上存在很大的質量隱患和質量缺陷,給以后工程的交驗帶來困難。為了規范統一通道、涵洞、防護工程臺(墻)背回填及通道、涵洞在防漏和防滲水施工,現將臺(墻)背回填和防漏、防滲水施工方法下發各隊,望各隊及時組織人員認真學習,為小構臺(墻)背回填和防漏、防滲水施工作好充分準備。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臺(墻)背回填施工
1、橋涵臺背、錐坡填料,必須采用透水性材料(即砂質土、砂礫土、碎石、碎石土等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淤泥、雜草、腐殖物的土。
2、臺背填土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竣工后行車的舒適與安全,必須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和密實度,設專人負責監督檢查,檢查頻率每50m2檢驗1點,不足50m2時至少檢驗1點,每點都應合格,必須采用小型機械壓實。透水性材料不足時,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穩定土回填;回填土的分層厚度控制在0.1~0.2m。高速公路的橋臺、涵身背后和涵洞頂部的填土壓實度標準,從填方基底或涵洞頂部至路床頂面均為95%。
3、臺背填土的順序:拱橋臺背填土宜在主拱圈安裝或砌筑以前完成,梁式橋、蓋板涵(蓋板通道)的輕型橋臺(涵臺)臺背填土,宜在梁體安裝完成以后,在兩側平衡地進行;柱式橋臺臺背填土,宜在柱側對稱、平衡地進行。
4、填筑時應分層填筑,松鋪厚度不宜超過150mm(在臺身上用紅油漆每150mm打上橫線并標明層數)。
5、暗構造物頂面以上500mm內按規定的材料進行填筑,500mm以上按
單位:中鐵十五局集團十漫高速公路SME05合同段        第2頁 共2頁
同路段同層路基材料進行填筑。洞頂上面填土時,第一層的最小攤鋪及碾壓厚度不得小于300mm,并防止劇烈的沖擊。
6、在回填壓實施工中,壓路機達不到的地方,應使用功率小于30KW的小型機動夯具或工程師同意的方法壓實緊密。在回填壓實施工中,應對稱回填壓實并保持結構物完好無損。
二、防漏、防滲水施工
1、通道、涵洞的板縫和沉降縫處防水應設置瀝青油毛氈防水層(即三油兩氈),施工防水層時必須在混凝土養生結束后進行,其砼表面應平整、潔凈,并至少晾干10天,然后用一層冷底子油徹底封閉。當冷底子油的溶劑完全揮發后,連續灑布一層熱瀝青混合物(熬制瀝青溫度達100~120。C),做到邊涂熱瀝青邊鋪油氈。氈層從低處向高處循環鋪設。鋪油氈前,應將油氈表面的云母片、滑石粉等雜物清除。
2、油氈應鋪得緊密,使油氈與混凝土表面之間,或各層油氈之間不存在空氣,不得起鼓、打皺。油氈之間應搭接,端頭至少應塔接150mm,側向至少應塔接100mm。接頭距離應盡可能遠一些,以便把水從外露邊緣排走。油氈防水層鋪貼時的氣溫不應低于10。C。
3、每層均應在完全吸收后才噴刷下一層。在封層硬結前不應與水或土接觸。當混凝土或前一層未干或氣候條件不適宜時不應涂防水層。在炎熱季節施工,應采取遮陽措施,防止烈日暴曬,瀝青流淌。
4、通道、涵洞的每隔4~6m設沉降縫一道并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縫寬1~2cm,縫內用瀝青麻絮或止水帶等具有彈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在結構物施工防漏和防滲水前后及具備施工臺(墻)背回填條件前后,必須及時報項目部質檢科、TRANBBS技術科(對原地面線標高的測量,無原地面線標高測量的單位不給予進行臺背回填計量)、實驗(混凝土強度、施工中回填壓實度)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一定要杜絕出現臺背跳車、滲漏水現象。否則,由此所造成的一切嚴重后果各隊責任自負。
編 制 者:                          審  核:
接受單位:路基、小構、橋隧各施工隊  接受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