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部分表格列項說明:
在"描述計算"界面定義本工程框架柱變量,用1或2來區分所采用的規范,根據柱縱向鋼筋錯位搭接百分比來定義搭接修正系數,輸入縱向鋼筋焊接分位直徑,比如說本工程柱縱向鋼筋直徑在16和16以上用焊接,那么直接輸入16即可。接下來定義錨固、焊接、搭接倍數,直接在表格中填入數據36,即表示該項數據為36倍D,如果數據不填,軟件在計算過程中會根據混凝土標號和鋼筋直徑自動取工程信息插頁中的錨固倍數,并且會根據規范自動計算搭接倍數。輸入本工程抗震等級,直接以數字形式輸入彎鉤倍數,以用毫米為單位的數據定義不同構件保護層厚度,在根數算法定義欄中以1、2、3來定義四舍五入、進位取整、舍位取整。在右側的變量定義過程中,大家可以參照備注欄中的注釋進行定義,備注為"必須為數值"的變量,用戶只能以用毫米為單位的數字輸入,變量輸入時10*D表示該項數據為10倍D。定義完畢后,單擊錄入數據,回到輸入界面,下面我們以一個典型的平法標注的框架柱為例向大家介紹如何將圖紙上的數據快速反映到軟件中。這是一個十層框架結構的建筑,其中KZ1位于1軸與A軸交結處,為了使大家更形象地了解KZ1的全貌,我們將它的剖面圖(圖1)提供給大家,下面我們開始輸入,在軟件中錄入數據的方式采用每行一層、從底到頂的方式錄入,首先是從構件編號開始,回車自動跳入下一列,砼標號如果為C30則直接輸入30,層高列填入基礎高度,節點類型列只有頂層即每根柱子最后一行輸入有效,梁高為本層柱頂梁高,接下來輸入縱向主筋、箍筋,A表示一級鋼B二級鋼,箍筋的加密區自動計算,如需人為指定加密范圍,在輸入箍筋時后面加短劃線,短劃線后面填入總加密高度即可,箍筋個數調整列可以任意輸入正負數字增減箍筋個數,箍筋類型參照上面圖示中各種類型,再根據不同類型箍筋以數字形式填入B邊和H邊的肢數,比如本工程KZ1類型為1,B邊肢數為4, H邊肢數為3。接下來在第二行輸入上一層的配筋,可以采用同首層逐項輸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復制修改的方式,將光標定位在第一行,按F3,將光標移至第二行,按F4,即可完成復制,在這個基礎上根據構件的實際配筋情況進行修改,完成本層的輸入,在這里一層的層高輸入基礎梁頂標高到二層標高之間的高度。當存在標準層的時候,可以采用"層高、星號、層數"的方式輸入,頂層的輸入跟中間層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節點類型的確定,角柱類型15,邊柱16,頂層主筋不加長錨固的類型17。頂層柱輸入完畢后,在下一行首列輸入星號,完成KZ1的輸入。在這里,我們建議用戶在第一個柱子輸入完成后,將層高復核一遍,用柱頂標高減去基礎底標高得出柱子全高,再將表格中每行的層高數據累加得出的數據與柱子全高進行比較,兩個數據相同則說明層高是正確的,復核完畢單擊"提取工程量鋼筋"按鈕既可得出KZ1的配料單。另外,根據基礎插筋留置位置的不同,KZ1還有另外一種輸入方式,剛才的輸入形式為插筋留在基礎梁頂面,那么如果插筋留在一層標高處應該如何輸入呢,我們只需要修改層高數據即可,逗號前表示基礎厚度,逗號后表示基礎頂面到一層標高之間的高度,一層層高則變成一層標高到二層標高之間的高度。當一根柱輸入完成以后,我們可以采用比較快捷的方式進行復制,將光標定位在任意柱第一行,按快捷鍵CTRL+B,將光標定位在該柱后星號所在行,按CTRL+E,這樣定義好紅色塊,再將光標定位于空白處,按CTRL+F,實現塊復制,然后根據實際的配筋進行修改,即可完成新的構件輸入,這樣重復該過程,即可完成整個項目框架柱的輸入。
---------------------------------------------------------------------------------------------------------------
如:b邊或h邊配置不同的鋼筋直徑時,可以以這樣輸入:直徑1,插筋,直徑2,插筋。如:2b25,0b0,2b20,表示:兩根25和兩根20的鋼筋
沒有自定義插筋
如箍筋外箍以內箍不同時,可以分別輸入,填法:B10@100/200,A8@100/200。如相同只需輸入:B10@100/200即可
板:
本圖標適用于整塊樓層板的輸入。
1、配筋類型:當輸入橫向底筋的數據時,SF列應輸入1;當輸入縱向底筋的數據時,SF列應輸入2;當輸入橫向面筋的數據時,SF列應輸入3;當輸入縱向面筋的數據時,SF列應輸入4。
2、配筋:當輸入橫向底筋時,R1為橫向底筋配筋;當輸入縱向底筋時,R1為縱向底筋配筋;當輸入橫向面筋時,R1為橫向面筋配筋;當輸入縱向面筋時,R1為縱向面筋配筋。
3、長度:底筋的成型長度=A1-2*BH6;負筋的水平長度=A1。A1可以直接輸入,也可以列式計算。
4、分布長:即為板的凈跨,用于求得鋼筋的根數。根數的計算公式為:(FBC-100)/A+1 四舍五入分布長可以直接輸入,也可以列式計算。
5、自定義根數增減(GS1)、自定義根數增減(GS2):鋼筋的根數根據公式計算得到,若用戶對計算結果需要修正,增可以用 N 或 -N 來調整(N代表自然數)。
6、負筋下梁寬:當計算負筋分布筋的數量時,負筋水平長度必須減去梁寬后再除間距。
7、負筋分布筋的自定義長度:當輸入數據時,以輸入的數據為準;否則根據公式自動計算得到。
A型板-部分表格列項說明:
本圖標適用于單塊矩形板的輸入,每行輸入一塊板的數據。
1、X01、X02、Y01、Y02四個數據根據實際情況有則輸入、無則不輸入。
2.底筋可以指定根數:如
鋼筋根數自動計算,底筋可以進行根數增減:填法:A8@200--1(減1),A8@200-2(增2)
3、橫向負筋分布筋的根數=(CD5-B3)/A四舍五入+(CD6-B1)/A四舍五入;長度=A2。
縱向負筋分布筋的根數=(CD3-A1)/A四舍五入+(CD4-A3)/A四舍五入;長度=B2。 如果用戶對此公式計算出來的分布筋長度和根數不滿意,則可以自己先確定長度和根數,再直接填在自定義長度和根數列里,當分布筋的長度和根數有數據輸入時,則以輸入的數據為準,計算公式無效。
B型板-部分表格列項說明:
###本圖標適用于單塊矩形板的輸入,每行輸入一塊板的數據。
1、X01、X02、X03、X04;Y01、Y02、Y03、Y04八個數據根據實際情況有則輸入、無則不輸入。
2.底筋面筋可以指定根數:如
鋼筋根數自動計算,底筋可以進行根數增減:填法:A8@200--1(減1),A8@200-2(增2)
3.負筋:A8@200,自動計算。特殊錄入方法:
4.負筋分布筋:A6@250,正常錄入,長度根數自動計算.填入:
5、橫向負筋分布筋的根數計算公式:A.當無橫向上部筋時:(B2+Y03+Y04)/A+1 四舍五入
B.當有橫向上部筋時:(Y03+Y04)/A
四舍五入 長度:A2
縱向負筋分布筋的根數計算公式:A.當無縱向上部筋時:(A2+X03+X04)/A+1 四舍五入
B.當有縱向上部筋時:(X03+X04)/A 四舍五入
長度:B2
當只有橫向上部筋時,縱向分部筋沿橫向上部筋全長分布;當只有縱向上部筋時,橫向分部
梁:
表格行數代表梁的跨數,每行代表一跨,不同類型之間的間在特項用“*”號隔開,該行顯示為深藍色,用戶不能輸入數據。1至12列為集中標注區,“梁寬*梁高”可以分跨輸入,如果某行數據不填,則該跨截面默認第一跨,設第三、四跨變截面,則需要在第三行和第四行分別輸入截面。輸入箍筋時,需要將箍筋的肢數放在前面,如:
墻:
本圖標層高的概念與框架柱相同,這里不再重復。剪力墻數據的輸入支持一條線上的連續剪力墻一次性輸入,請看示例,首先輸入插筋層,墻凈長輸入左右兩端暗柱內側之間的總距離,第八列輸入格式為:中間暗柱總長 星號 總個數,第九第十列分別輸入左右兩端暗柱的尺寸,第十一列輸入本層墻頂暗梁的高度,無暗梁時輸入板厚,第十二列節點類型在頂層輸入時有效,十三、十四列輸入豎向主筋與水平主筋,如果內外主筋直徑不同,用逗號分隔,如B16@150,B14@150,如果內外主筋直徑相同則直接輸入B14@150, 另外在豎向主筋與水平主筋輸入
過程中,如果需要增減鋼筋可以直接在輸入鋼筋時后面加上短劃線,并在短劃線后面輸入需要增減的數量,比如說墻頂增加2B25,那么水平筋則要減少一根,輸入B16@150劃負一,15列確定水平筋是否包角,輸入1表示水平筋伸至柱側再打彎,輸入0表示水平筋進柱一個錨固,17列為拉鉤,在橫、縱向間距不同時輸入A6@300/600,如果相同則直接輸入A6@600 即可。18至24列為本層墻頂暗梁數據,21列為梁高范圍內按間距分布的腰筋,20列21列只取其一,當腰筋按間距分布時,24列拉鉤道數不用輸入,軟件會根據腰筋的道數自動計算拉鉤的道數。用復制的方式可以快速完成每層的輸入,頂層要輸入12列節點類型,3為正常錨固,4為單側加長錨固,5為雙面加長錨固,加長的長度用戶可以在圖標中蘭色區域單擊進行設置,輸入小于80的數字如30表示30倍D,輸入不小于80的數字如500則表示
無梁式條型基礎-部分表格列項說明:
1、基礎分段中心線長度L指條型基礎兩端中心線之間的距離;中心線外尺寸1指其中一端中心線以外的尺寸;中心線外尺寸2指另一端中心線以外的尺寸,條基的總長=L+L1+L2。
2、(條基主筋)自定義分布長:若輸入數據,則以輸入的為準;反之,取條基的總長度。
筏式基礎-部分表格列項說明:
1、當圖紙上的鋼筋以B20@200標注時,在R1、R2、R3、R4列輸入數據;反之,在T1、T2、T3、T4列輸入數據。
2、上部筋的彎折長度SW,若SW>=80,則為SW;若SW<80,則為SW*D。若SW=0,則鋼筋為直形。
例子:
<1>.錄入方法
構件編號:CT1,構件位置:A軸與1軸的交點填:(A/1),構件數量:1,混凝土標號C30,直接輸入30,基礎長3000, 也可以輸入一個計算式子如"1500+1500"回車車自動計算=3000,基礎寬2800,橫向鋼筋R1,B20@180,縱向鋼筋R2,B18@120,后面還有一個橫向鋼筋T1和縱向鋼筋T2,是指設計圖紙按根數均勻布置,如橫向鋼筋T1為20B20,縱向鋼筋T2為18B16,輸完一種獨立基礎類型以后可以直接復制F3粘貼F4功能,把CT1復制下來再進行局部修改,如編號CT2,位置,數量,長,寬,配筋等重復以上的命令,把所有的獨立基礎全部輸入在一個表格頁面里即可完成獨立基礎的最基本參數的錄入,每輸完一種類型的構件以后記得點一下保存工程庫按鈕,將所有數據保存在系統里.
<2>.描述計算設置:
輸完數據以后,將錄入數據窗口頁面切換到描述計算頁面,進行宏設置:"描述計算"是對該圖標整個計算過程進行全程控制,計算過程的全開放性,用戶可以自行修改每一個計算參數,圖標庫公共變量已在工程信息頁面的工程變量窗口詳細介紹過,與其有相對應的關系,在這里修改只針對當前的圖標有效圖標庫宏替量與公共變量有些類似,不同的是在圖標宏替換里可以以一個表法式代表一個數值,如15乘D、1/3等,而公共變量只能填數據,在這里顯示的是整個基礎圖標的宏變量,我們可以有選擇的進行修改,如:獨立、條形基礎主筋長度,是針對獨立基礎、條形基礎主筋長度的計算方法。主筋是否按規范折算,為0時,主筋長度等于基礎長減兩個保護層;為1是按以下條件進行計算:當條基寬度寬度大于等于
在確認所有參數的輸入無誤后,單擊提取工程量鋼筋按鈕,確認,計算…
獨立基礎-操作說明:
例子:
1.錄入方法
構件編號:CT1,構件位置:A軸與1軸的交點填:(A/1),構件數量:1,混凝土標號C30,直接輸入30,基礎長3000,也可以輸入一個計算式子如"1500+1500"回車車自動計算=3000,基礎寬2800,橫向鋼筋R1,B20@180,縱向鋼筋R2,B18@120,后面還有一個橫向鋼筋T1和縱向鋼筋T2,是指設計圖紙按根數均勻布置,如橫向鋼筋T1為20B20,縱向鋼筋T2為18B16,輸完一種獨立基礎類型以后可以直接復制F3粘貼F4功能,把CT1復制下來再進行局部修改,如編號CT2,位置,數量,長,寬,配筋等重復以上的命令,把所有的獨立基礎全部輸入在一個表格頁面里即可完成獨立基礎的最基本參數的錄入,每輸完一種類型的構件以后記得點一下保存工程庫按鈕,將所有數據保存在系統里.
2.描述計算設置:
輸完數據以后,將錄入數據窗口頁面切換到描述計算頁面,進行宏設置:"描述計算"是對該圖標整個計算過程進行全程控制,計算過程的全開放性,用戶可以自行修改每一個計算參數,圖標庫公共變量已在工程信息頁面的工程變量窗口詳細介紹過,與其有相對應的關系,在這里修改只針對當前的圖標有效圖標庫宏替量與公共變量有些類似,不同的是在圖標宏替換里可以以一個表法式代表一個數值,如15乘D、1/3等,而公共變量只能填數據,在這里顯示的是整個基礎圖標的宏變量,我們可以有選擇的進行修改,如:獨立、條形基礎主筋長度,是針對獨立基礎、條形基礎主筋長度的計算方法。主筋是否按規范折算,為0時,主筋長度等于基礎長減兩個保護層;為1是按以下條件進行計算:當條基寬度寬度大于等于
在確認所有參數的輸入無誤后,單擊提取工程量鋼筋按鈕,確認,計算…
雨篷-部分表格列項說明:
1、當類型為1時,YLX=1;當類型為2時,YLX=2。
B型樓梯(2)-部分表格列項說明:
1、尺寸C1、C2和C1'、C2':當圖紙上按C1、C2的形式標注時,則只要輸入C1、C2的數據;反之亦然。
2、錨固長度LA=$M*D。
1、 梯板分布筋按踏步級數布筋時,請在FBT欄中輸入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