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工程施工信息遠程傳遞的應用【摘要】簡要介紹通過INTERNET網絡信忽平臺來實現遠程施工項目的丈件、信息及時雙向傳送;同時,從經濟成本角度分析,通過INTERNET方式可降低施工成本。【關健詞】軌連交通 遠程項目 施工信息 網絡傳送1 建筑企業工程施工信息現狀 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建筑業也受到其影響。雖然許多建筑企業建立了內部的局域網系統,內部實現了信息共享,但這只限于企業公司總部區域,總部與分公司、項目之間還只能通過傳統方式(如電話、傳真、信函、E一mail等)進行聯絡。由于建筑企業固有的特點,建設項目分散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施工地點流動性大,特別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項目參與人員多,涉及面廣,給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都帶來很大的難度,建筑企亞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工程項目施工的信息、數據進行及時溝通,對工程項目施工各項管理工作還是滯后性管理。 如何將傳統的建筑企業信息流轉過程轉化到計算機上,以高效的數據流的方式解決建筑企業中信息的發布、流轉、處理一直是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在目前,這個問題在我們的建筑企業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由于信息的格式、流轉的方式、處理的過程,各建筑企業管理模式都千差萬別,因此,簡單的、固定的、公式化的管理軟件系統是無法解決這些間題的,更不用說建筑企業工程項目遠程管理,只能另辟蹊徑。2 信息流和數據流 根據對若干工程項目體的調查及對其管理方式的研究,我們提出了由信息流向數據流轉換的過程實施步驟。建筑企業工程施工項目目前在計算機輔助使用方面已有很大的進步,從工程招投標預算、施工方案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安排、建安計劃及完成情況、財務管理、人事組織管理、工程施工中重大事情等等都已采用了計算機輔助手段,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各工程施工項目的電子信息文件或報表,這些都是公司信息流的組成部分,它們可通過傳真、盤片、E一mail等方式傳送到公司總部。但這些信息在計算機內部大多是相互獨立的,數據無關聯性,只能靠公司總部的管理人員人腦思維后進行關聯和二次加工,再形成新的信息流或新的數據流。信息流和數據流的關系見圖1。
雖然二次加工后形成新的信息流或新的數據流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對于一個建筑企業能準確、及時地收集到各分散性建筑施工項目第一時間的施工信息已屬不易。那么通過什么方法可以達到第一時間信息流的傳遞,這就是應用互聯網技術,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互聯網為整個建筑業提供了一個統一而快捷的工作平臺,各工程施工項目部不需增加大量的軟件和硬件投資,只要有接人互聯網的電腦,就可以實現相互間的實時通訊.因此這種通訊方式完全可以延伸到項目現場,使各工程施工項目部之間、項目部與公司之間都可以應用互聯網進行交流,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使信息流傳送更具高效性。3 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文件遠程傳送的應用 我們采用了“我的工程網”INTERNET信息平臺,并選用上海“軌道交通四號線”工程中的魯班路一西藏南路區間盾構、西藏南路地鐵車站、藍村路一浦東南路盾構工程三個項目經理部作為試點項目。 試點期間,信息交流的范圍包括: (1)項目部每月的材料報表和即時的材料需求信息 (2)項目部每旬的施工旬報和施工其他信息 (3)項目部每月的產值報表(4)需要施工企業各部們配合解決問題的各類信息 “軌道交通四號線”魯班路一西藏南路區間盾構、西藏南路地鐵車站、藍村路一浦東南路盾構三個項目工程文件遠程傳送的應用課題研究和遠程文件傳送試用正式啟動,在實施中組織有關使用人員接受“我的工程網”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為了明確每個使用者管理權限和職責,在每個項目中建立了公司領導、項目經理部、施工管理、設備材料管理、綜合管理、宣傳管理等六個管理工作組,不同的管理人員分派在不同的管理工作組,有不同的權限。同時確定了遠程文件傳送的文件分類夾,分別是施工管理、材料管理、宣傳管理、綜合管理、公共信息和工程圖片等文件夾,它們分別應用于上述相關的管理工作組成員進行遠程文件傳送和權限訪問(見圖2)。
在研究和試用期間,規定三個項目經理部和有關管理部門要定期、及時和準確傳送工程項目建設中相關的文件和信息,雖然試點期間加大了有關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但通過遠程文件傳送實施,施工企業總部能獲取施工現場第一時間的信息,從而形成單個施工項目部分工作的信息流,施工現場發現間題施工企業總部能及時且直觀地獲悉,通過工程技術上的支持能及時解決問題。 作為施工信息遠程傳送試點項目之一的魯班路一西藏南路區間盾構項目部,在運行過程中初嘗甜頭,例如在進行下行線盾構進洞施工當日上午8: 30時,盾構機靠上西藏南路車站端頭北側,從洞門中心的預鑿孔洞已能看到盾構機刀盤尖頭。但由于盾構進洞精度影響著進洞施工的成敗,現場人員一時很難把握,項目部(已連接ADSL寬帶)馬上將施工現場的照片、施工現狀簡要文字說明上傳到“我的工程網”,公司總部的總工程師和技術工程師通過傳來的現場圖片和數據分析,及時提出施工技術建議,也上傳到“我的工程網”,項目部在登錄到“我的工程網”后馬上就能收到公司總部的技術建議,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以作調整。經過公司總部和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當晚23: 00時,西藏南路車站西端頭井下行線最后一塊混凝土被吊出洞門,盾構機準確地進洞(見圖3)。
魯班路一西藏南路區間盾構是采用日本新三菱盾構機進行隧道掘進施工,它較以往地鐵施工采用的法國FCB盾構機有一定的區別。這時要求項目部應用互聯網技術,借助于“我的工程網”平臺在INTERNET上進行現時的、全方位的技術交流,從卷揚機的定位、開口滑輪的位置,到盾構機調頭力點的布置、盾構機出洞后座的布置等施工技術要點,通過應用互聯網及時得到施工單位相關技術部門的指導,項目部結合現場情況對技術方案進行了科學可行的調整。 按過去傳統方式,每當一個重大工程遇到重大節點時,施工公司總部要派公司主要工程技術負責人員到施工現場督陣,幫助協調和解決一些突發事件、技術難題等(特別是地下工程突發和不可預知事件較多),而當幾個工程同時遇到重大節點工作時,在主要工程技術負責人員安排上就無分身之術,特別是外省市的工程就更難了,因此外省市重大工程的事件信息來源和處理都是滯后的,有時甚至是人為的信息閉塞,以至給建筑企業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現在有了高速高效的互聯網技術可及時傳送多媒體的圖象、影像和聲音等信息源,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 從另外一個經濟成本角度分析,使用傳統方式和現代互聯網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累積費用很高,工程事件越多成本越高;后者雖一次性投人較高(數碼相機、上網費等),但工程事件越多成本反而越低。而在信息流傳遞速度和處理事件的及時性上,后者遠遠高出前者。現以外地某項目為例作二者比較(一年5個重大節點工作),如表1。
如果外省市一個工程一年中的重大節點或事件數量還要多,那么就這一項費用一年就可為公司節省相當大成本開支,而在信息流的收集、數據流的生成方面,更是有著不可估量的信息財富來源。4 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試點過程中通過項目積極配合,參與人員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這次遠程文件傳送的課題研究中,還發現一些問題。 (1)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傳統工作模式較根深蒂固,對現代化的工作模式還不能完全適應。 (2)施工管理的一些人員還把工程技術信息當成個人的“私有財產”,不愿意提供重要技術信息(或技術數據)、管理信息,因此所形成的信息流有斷層、不完整現象。 (3)建筑企業目前項目信息化管理還處于摸索階段,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相關管理制度去指導和規范項目信息化管理工作。 (4)工程項目施工信息人員的計算機及應用操作水平參差不齊,這也影響實施現代化管理的進程。5 今后的目標 建筑企業的信息化、數據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的系統工程,是一項企業資源不斷優化的工程。企業信息化與管理過程密切相對應,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數據庫模型不是一陳不便的,它應隨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動和優化而相應地不斷完善和優化。 進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美國、西歐等一些發達國家,其信息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相當高,而網絡技術的水平也代表一個國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同樣,一個企業在遠程(互聯網)、近程(局域網)的應用水平也代表它在信息化、數據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個企業的綜合能力,更決定一個企業在資源優化、成本控制上的優劣。 通過遠程傳送應用,施工企業的領導管理層已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發展對企業提高在市場經濟中競爭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建筑企業長遠發展來看,信息化工作應該將簡單信息流的量的積累轉化為數據流形成、后期數據分析的質的提升。我們要向建立一個集互聯網、局域網整合的企業管理及資源優化系統的方向努力,它包含整個施工企業各項管理和資源的信息平臺(見圖4)。
我們相信,隨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工作的不斷完善,同時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建筑企業定能夠建立起自己真正的數據信息平臺,以能達到降低和控制施工成本,多創利潤的現代化管理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