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劃簡介
為了實現江澤民總書記確定的“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的戰略目標,適應西部大開發和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需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市民出行的需求,根據重慶主城區兩江環抱、山高坡陡、道路曲折的特殊地理環境,多中心組團式城市結構特點,重慶市要逐步建成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網絡,形成以快速軌道交通為骨干的現代化都市客運交通體系,為2616平方公里主城區的建設和發展創造條件,為城市經濟總量增長提供新的空間。
軌道交通發展規劃的總目標是——用20年時間,建設300公里軌道交通線路,形成覆蓋中心城區銜接主城區各外圍組團的快速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建設好60個交通樞紐,帶動周邊區域開發建設,為600萬以上城市人口提供方便快捷舒適的服務,推動城市化進程。
總體布局為——六線一環。以渝中半島為中心,沿城市發展軸向六方輻射(北部新區、江南經開區、西南工業區、西北科教文化區、東部發展區、渝西經濟區)。
結合重慶市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富民興渝,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三階段目標,新的軌道交通規劃分三步實施:
(1)第一步:2005年,完成骨干線路重大項目前期準備,為構建中心城區軌道交通主骨架打好基礎。
2005年,輕軌較新線(18公里)全線通車,新開工軌道交通線路2條。輕軌三號線二塘——龍頭寺項目,地鐵一號線朝天門——沙坪壩項目。
(2)第二步:2010年,建成中心城區軌道交通骨干線三條,形成經濟中心城市大運量軌道交通基本框架。
建成運營一、二、三號線工程,新開工地鐵四號線石橋鋪——長生項目等。
(3)第三步:2020年前后,六條骨干線全部建成,新開工各延伸線,進一步強化經濟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聚集、輻射作用。
遠景:2020年前后,軌道交通城際客運線向萬州、渝西、涪陵區域延伸發展。
(4)十年發展計劃:以上到2010年運營和建設的4條線總長96公里,工程建設總投資403億元。建成投運后,可形成中心城區大字型軌道交通主骨架,銜接全部對外機場、港口、火車站、東西南北方向長途客車站、市內大型文體設施,日運量可達百萬人次以上,市民生活與出行質量以及城市交通環境和城市形象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并將帶動沿線房地產、建筑業及其它產業的發展,為城市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作出新貢獻。
為了實現江澤民總書記確定的“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的戰略目標,適應西部大開發和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需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市民出行的需求,根據重慶主城區兩江環抱、山高坡陡、道路曲折的特殊地理環境,多中心組團式城市結構特點,重慶市要逐步建成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網絡,形成以快速軌道交通為骨干的現代化都市客運交通體系,為2616平方公里主城區的建設和發展創造條件,為城市經濟總量增長提供新的空間。
軌道交通發展規劃的總目標是——用20年時間,建設300公里軌道交通線路,形成覆蓋中心城區銜接主城區各外圍組團的快速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建設好60個交通樞紐,帶動周邊區域開發建設,為600萬以上城市人口提供方便快捷舒適的服務,推動城市化進程。
總體布局為——六線一環。以渝中半島為中心,沿城市發展軸向六方輻射(北部新區、江南經開區、西南工業區、西北科教文化區、東部發展區、渝西經濟區)。
結合重慶市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富民興渝,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三階段目標,新的軌道交通規劃分三步實施:
(1)第一步:2005年,完成骨干線路重大項目前期準備,為構建中心城區軌道交通主骨架打好基礎。
2005年,輕軌較新線(18公里)全線通車,新開工軌道交通線路2條。輕軌三號線二塘——龍頭寺項目,地鐵一號線朝天門——沙坪壩項目。
(2)第二步:2010年,建成中心城區軌道交通骨干線三條,形成經濟中心城市大運量軌道交通基本框架。
建成運營一、二、三號線工程,新開工地鐵四號線石橋鋪——長生項目等。
(3)第三步:2020年前后,六條骨干線全部建成,新開工各延伸線,進一步強化經濟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聚集、輻射作用。
遠景:2020年前后,軌道交通城際客運線向萬州、渝西、涪陵區域延伸發展。
(4)十年發展計劃:以上到2010年運營和建設的4條線總長96公里,工程建設總投資403億元。建成投運后,可形成中心城區大字型軌道交通主骨架,銜接全部對外機場、港口、火車站、東西南北方向長途客車站、市內大型文體設施,日運量可達百萬人次以上,市民生活與出行質量以及城市交通環境和城市形象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并將帶動沿線房地產、建筑業及其它產業的發展,為城市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