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懸浮鐵路的社會經濟效益
磁懸浮鐵路的研究發展,是當今世界地面交通運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比傳統的粘著式鐵路運輸及其他運輸工具,有著獨特的優越性,社會經濟效益相當顯著。
1.速度高,旅行時間短
航空運輸是速度最高的運輸方式,從機場起飛至目的地的純飛行時間并不長,但旅客由始發地市中心到機場,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和候機,到達后又由機場到市中心的時間卻很長。所以,當運輸距離不長時,航空運輸高速的優點就很難體現出來,還不如高速鐵路更具有吸引力。磁懸浮鐵路具有時速500公里的能力,而且安全、可靠,可以直達市中心,用它來取代中、短途的航空運輸,一般說是最理想的。
2.對社會無公害、無污染
當今世界經濟發達,運量巨增,各種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公害和污染,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在城市中心地區,機動車的起動、剎車、鳴笛等的交通噪音甚至可達105分貝。據分析,當噪音達到 95分貝時,人們就會感到焦躁不安。
據統計,在城市交通中,汽車排出的廢氣占到大氣污染數量的60%。另外,由于車輛擁擠,道路阻塞而造成的嚴重的交通事故,也是地面運輸的三大公害之一。
但是,磁懸浮列車可以離開地面(高架線或地下線),利用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無人駕駛,有專用線路,可避免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由于采用橡膠輪胎支承和懸浮運行,無噪聲、無振動、無廢氣排出,對環境無污染。
3.能源消耗低
據日本資料分析,普通電動車的電力費用為847日元/百換算公里,內燃車能耗費用為1375日元/百換算公里,而新干線高速鐵路的能耗費用是1112日元/百換算公里。可見,高速列車電力驅動的電耗費比普通鐵路的內燃機車要經濟。磁懸浮列車屬于電力驅動,因此與其速度相對而言,其能耗費用更為經濟。
磁懸浮列車在時速500公里時,運送一名旅客消耗的功率為飛機的60%。原蘇聯資料分析,磁懸浮列車的能耗比飛機大約少10%。
4.故障少,維修費用低
磁懸浮列車雖然一次投資較多,但其主要部件比較單一和牢固,因而故障少,維修費用比高速鐵路和傳統鐵路低。日本在磁懸浮鐵路的試驗中,設置了各種形狀的障礙物,足以使一列普通列車發生脫軌事故,而磁懸浮列車通過時卻安全無恙。日本的試驗表明,經過兩到三年的運行使用,線路及地面線圈未發生損壞事故。從維修角度看,磁懸浮列車的前景是令人樂觀的。
5.造價相對不高
磁懸浮列車目前尚處于基礎研究階段。據估計,其造價與高速鐵路相差不多。日本于1982年建成的、速度為 210~260公里/小時的新干線,造價為56億日元/公里,上越新干線是 47億日元/公里。而磁懸浮列車的造價估算為60億日元/公里,比新干線大約高20%左右。但考慮到速度的提高和距離的縮短,這個造價仍然是可取的。
磁懸浮鐵路由于采用線性電機,比普通電機的體積大大縮小,這樣也使其所占空間大為減少,同時可以采用35‰的坡度。在線路建筑上,尤其是走地下線時,投資比一般地鐵低 20%。
磁懸浮鐵路的主要投資在于車輛制造、超導技術的應用和線性電機等設備方面,比高速鐵路略高。
磁懸浮鐵路與高速公路、航空和高速鐵路在有關指標方面的比較,見表3-6-1。
磁懸浮鐵路與其它高速運輸工具的比較 表3-6-1
高速公路 | 航空 | 高速鐵路 | 磁懸浮鐵路 | |
最高速度 (公里/小時) | 160 | 1200 | 380 | 500 |
占用耕地 (市母/公里) | 122 | 52 | 30 | 15 |
運量 | 中 | 小 | 大 | 大 |
安全性 | 易出事故 | 易出事故 | 較好 | 好 |
運行單位能耗 瓦小時/人公里 | 大320( 160公里/小時) | 最大770(1000公里/小時) | 較小160~380(160~350公里/小時) | 小320(400公里/小時) |
建造成本 萬美元/公里 | 較高 375 | 中等 100~500 | 較高 216~232 | 高 416~464 |
6.運行環境舒適、經濟
由于磁懸浮列車創造了300公里/小時以上的高速,1~2000公里的路程,可在3~5小時內到達800,因此可以取消臥鋪和餐車,增加座席量,提供舒適方便的旅行條件。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高速、安全、舒適、方便、無振動、無噪音、無污染、不受氣候影響的很有發展前途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