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與城市交通——從洛杉磯談起
內容摘要:二十一世紀的物流在全球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受到“及時運輸(Just-in-time)”的生產方式,郵購與網上購物的消費方式以及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Supply Chain) 物流管理等趨勢的影響,貨運車流在城市交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增;造成貨車與客車爭道,人流與物流沖突的 問題。本文以美國第二大城洛杉磯為例探討物流的重要性,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以及所帶來的問題,
1.前言
貨運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早在1894 年,孫中山先生在其上李鴻章書中就明列出「貨暢其流」為建國四大綱領之一。百余年后的今天,貨運仍是經濟活動中不可少的一環,與人們的生活品質更是息息相關。以美國第二大都會區洛衫磯(Los Angeles County)為例,根據洛衫磯郡經濟發展局2000 年的估計,貨運業提供了五十萬個就業機會,占全郡的百分之十。此外,貨運在產品供應鏈(Supply Chain)中扮演連接原料產地、制造點與銷售點的重要角色。高效率且低價位的運輸服務使廠商能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競爭力,同時,消費者也能很方便地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物美價廉的產品,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質。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實時上線(Just-in-time)』的運輸與生產策略大大降低了倉儲及存貨管理的成本,但無形中也將鐵路、公路、航空及海洋運輸系統變成了倉庫。倉儲運輸化大大提高了對貨運準時與及時的要求。此外,由于產業分工愈來愈細,一件成品的制成往往涉及原料及半成品多次的裝卸與運輸,必須有一套良好的貨運系統來配合。近年來,網上購物的蓬勃發展所依賴的也是效率高且價格低廉的運輸服務。如此可見,貨運是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是維持現代人的生活品質所不可少的。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貨運的發達與貨運量的增加,城市交通規劃及工程師面臨的一項新的挑戰是如何平衡客運(人流)與貨運(物流)的需求。傳統上,城市規劃師及交通工程師只把研究與規劃的重心放在客運上,關心的是城市人口出行的需要,考慮的僅是小汽車與公交,很少涉及貨運對城市交通的影響。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專家們開始注意到造成交通擁擠的不僅僅是載人的客車,愈來愈多的貨車正與客車爭用有限的道路空間。若要改善城市交通,更好的規劃及管理貨車是專家們及政府主管部門必須認真面的課題。
2.貨運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高效率的貨運雖促進了經濟發展,帶給現代人許多好處,但也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交通擁擠、空氣污染、城市噪音及交通事故等。這些影響在美國的大城市日趨嚴重。以下以美國第二大都會洛杉磯為例來進一步探討貨運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2.1 洛杉磯的運輸設施
位于美國加州南部的洛杉磯郡有人口九百萬,2001 年國內生產總值高達三千三百九十億美元。若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超過俄羅斯,排名世界第十六位。此一高經濟產值的主要支柱即是該郡與美國及世界各地之間四通八達的陸海空運輸系統。
首先,該郡有高密度的公路網,高速公路總長度高達816 公里,一般公路600 公里,街道33,600 公里。其次洛杉磯也是美國西部的重要鐵路樞紐,美國西岸的兩大鐵路公司Union Pacific(UP) 與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BNSF)各有其路網及鐵公路轉運站。UP 在南加州的主線長達119 英哩(約190 公里)。BNSF 則有64 英哩(約102公里)。洛杉磯國際機場是全美第三大貨運機場。1997 年的出口總額達三百六十五億美元。境內的洛杉磯及長堤港為全美第一及第二大貨柜港。洛杉磯港2002 年貨柜吞吐量高達6.1百萬TEU,長堤港則為4.5 百萬,兩港合計居世界第三,僅次于香港及新加坡。1990 到2002 年間,兩港的貨柜吞吐量劇增了286%。據保守的估計,到2020 年將高達三千五百萬TEU。造成如此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有三:
- 兩港處于太平洋兩岸、世界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中國與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之間的樞紐位置,是中國及亞洲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主要門戶。兩港的運量占所有美國西海岸的65%。全美進出口貨物有35%經過此兩港。
- 包括洛杉磯在內的南加州五郡以其一千七百萬人口以及六千億的GDP(2001),是美國最大的消費市場。
- 洛杉磯有連接美國各地四通八達的鐵、公路網。
除了海運之外,陸運與空運也將加速增長。據Southern 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Governments 的估計, 從1995到2020的35年間,公路卡車貨運將由每年319百萬公噸增長65%至527百萬公噸;鐵路貨運將由每年91百萬公噸增長240%至309百萬公噸;航空貨運將由每年2.2百萬公噸增長304%至8.9百萬公噸。
2.2 貨運對洛杉磯的影響
日益增加的貨運量給洛杉磯的運輸系統帶來很大的負擔, 造成至少以下重大問題:1.交通擁擠; 2.交通事故; 3.空氣污染。
2.2.1 交通擁擠
圖1 南加州貨運成長預測
南加州是全美交通擁擠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許多高速公路路段在尖峰時段都已達到甚至超過飽和,全國十大塞車的交流道有四個在洛杉磯。在710 及60 號公路等主要貨運走廊,貨車常占了30%到60%的道路容量。2000 年貨車流量高達三千八百萬車公里,預計到2010 年將達到五千萬車公里。網上購物的方便提高了生活品質,或許也減少了上街購物的人流,但卻增加了物流及貨運車流。不但主要公路塞車,市區道路也因貨車裝卸占道動彈不得。公路如此,鐵路也是一樣。洛杉磯共有六個鐵、公路轉運站,其中靠近港口, UP 所屬的Intermodal Container Transfer Facility (ICTF) 與靠近市區BNSF 所屬的Hobart 轉運站都是全美最大的鐵、公路轉運站之一。目前這些轉運站的容量已近飽和,必須盡早擴充才能應付預期的成長。此外,UP 與BNSF 的主線鐵路目前每天平均行駛約60,預計到2025 年每天需要行駛130 列車才能應付。除了貨運之外,每天還有76 班客車載運約四萬人次。客運服務是由政府出資向UP 與BNSF 租用用路權經營的。目前客貨運都已近飽和,除非擴建,無法滿足將來的需求。這么多的火車經過無數的鐵、公路平交道口,嚴重影響鐵路沿線的道路交通。
圖2 南加州高速公路網與大貨車流量
2.2.2 交通事故
加州也是全美交通事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2000 年共有27,000 與貨車相關的車禍,導致232 人死亡,10,200 人受傷。在主要的貨運干道上問題更是嚴重。例如710 號高速公路連接港口與市區27 英哩(約43公里)的路段,2000 年全年有三分之一(698件)的車禍與貨車有關,其中更有一半是貨車造成的。與貨車有關的交通事故通常較嚴重,善后處理也較費時,對交通的影響也較嚴重。交通事故造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 公路的設計老舊,不適合現有車輛的大小及性能;
- 缺乏中間分隔、路肩或安全護欄;
- 車輛老舊經常拋錨;
- 貨車超載或裝貨不當;
- 駕駛人經驗不足.
2.2.3 空氣污染
南加州空氣污染的嚴重是人盡皆知的。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汽車,尤其是貨車排放的廢氣。廢氣中對人體有害而且會破壞臭氧層的氧化氮(NOx)主要是由使用柴油的卡車、火車與船舶而來。據估計,在2000 年由卡車排放的氧化氮(NOx)的比例是44%,到2010 年將上升到53%。
除了卡車,船舶也是空氣污染的來源。環保機構發現,在加州,靠港的船舶是氧化氮(NOx)與氧化琉(SOx)最主要且尚未控制的來源,占全州氧化氮(NOx)排放的12%與氧化琉(SOx)排放的40%。在全州范圍內,飛機、船舶、火車與重型貨車每年約排放3,173 噸一氧化碳,982 噸氧化氮以及37 噸微粒子。
2.2.4 恐怖威脅
在911恐怖攻擊之后,如何在確保貨運暢通的情況下防范未來的攻擊是政府交通、商務及安全部門面對的新挑戰。港口、機場、橋梁及鐵、公路車站都是恐怖攻擊的可能目標。在客運方面,反恐防范措施如登機/船前的安全檢查提高了運輸成本也降低了效率。在貨運方面,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有效的防范恐怖份子,將核子或生化武器藏匿在貨柜中,運進美國進行攻擊。目前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進出口貨柜中只有2%經過開箱檢查。若要增加檢查的比例,必須投入好幾倍的人力與物力。結果將嚴重影響貨柜通關的時間,提高運輸成本,導致物價上漲,影響經濟成長。航空貨運方面,問題更為突出,因為載客的客機通常也載貨,對貨物的安檢必須嚴格,才能確保旅客的安全。然而,這些措施勢必提高客貨運的成本。如何應用最先進的科技與科學方法來進行貨運安檢,既能確保安全,又不過度影響運輸成本與效率是刻不容緩的課題。